close

200908061.jpg
小玉米課堂上的「搶椅子遊戲」。

只要一談到小孩剛唸幼稚園,十個小孩有九個會因為分離焦慮症而出現情緒問題,十個媽媽有九個會焦急的問:「怎麼哭這麼久?」有趣的是,這些焦急的媽媽又會有不同的看法,延伸出一些謬論,成為社會的觀念。比方當媽媽因孩子上學問題天天大哭不要上學而煩惱時,就會有許多聲音告訴這些媽媽:「該放手了!」

放手的理由很簡單,這樣孩子才能學會獨立,以及孩子適應力強不要小看孩子,諸如此類等等。結果,有些家長因為孩子上學一直哭不停,老師要求家長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家長就背地裡說這老師「不專業!這種問題不是幼稚園要想辦法解決嗎?居然要求家長分擔責任!」我看的莫名其妙,孩子是自己的,孩子出現情緒障礙,媽媽不想協助孩子,居然還反過來怪幼稚園不盡責?整個倒因為果,讓我錯亂的感覺。但我們的社會就是這樣,一群人直呼:「是幼稚園的錯!媽媽『該放手』了!」

說真的,要不是小玉米二歲多時被誤當自閉兒,我根本不可能三歲送他上幼稚園。就我的認知,四歲或五歲再上幼稚園都不算晚,不上幼稚園直接上小學都不影響孩子的獨立性。除非孩子發育遲緩、媽媽要上班、有種種說不出的家庭因素導致必需提早送幼兒上學(比方隔代教養出現嚴重的教養問題、單親家庭等),說實在的,因為媽媽不忍心讓孩子長時間哭泣而退學,就說媽媽「不放手」,是不是太過份了點?

我看到的例子是,有的小孩子只上大班,進入國小後個性、情緒比別的孩子穩定,不論學業、家教、常規都表現優異;有的小孩在學齡前就上一堆課,進入國小後還是不改說謊偷東西的惡習。

有的孩子天性敏感軟弱,人際互動有障礙,父母若採信「孩子適應力強不要小看孩子」這說法,這類孩子直接被丟入幼稚園,長大後會比較獨立自主嗎?未必。我自小就是這樣敏感型的孩子,軟弱依賴到高中時代,還曾被人誤當千金小姐(不是我家有錢,而是我和鄉下學校的學生氣質差異太大。),直到二十歲才學會獨立(再反過來質疑其它二十幾歲仍不獨立的人)。回顧從前,就常感嘆,如果我早點學會獨立,很多人際上的問題早能自己克服。偏偏,我就是三歲開始唸幼稚園、一直無法獨立的小孩子。

迫於無奈,小玉米三歲就進入幼稚園,當時有嚴重分離焦慮症的他,也哭到令我手足無措。幸運的是,晨曦發展中心介紹的這間優質的幼稚園,分批依週次只讓一位新生入園,每位新生都有一位老師專職陪伴協助適應環境;家長可以陪讀到小孩狀況良好再停止陪讀,只要新生哭一小時立刻火速電話通知家長來幼稚園。若不是我們遇到的是專業又非常關懷孩子情緒狀況的幼稚園,不會把小孩「哭一個月哭到吐」當做理所當然,會努力教導孩子交朋友的技巧,我又怎麼放手把本來有情緒障礙的小玉米,送進一個我不熟悉的地方?所以我安心的放手,看孩子在那裡快樂的成長。

就我所知,在台灣,能如此關心孩童入園情緒、不以強迫手段來逼小孩適應環境的幼稚園,屈指可數。有些幼稚園這麼做,還被家長質疑在推責任,唉......

幾歲放手,根本就不是問題重點。家庭教育及教養方式,才是問題所在吧!重視孩子的情緒發展,怎能說成是家長放不了手呢?每個孩子的適應力不同,人際互動能力不同,又怎能因為自己家孩子適應力強,就叫別人也一樣畫葫蘆早點放手?隨便把幼兒丟入團體裡,若師長輕忽而未即時協助,社交能力極弱的孩子,也只能在團體裡載浮載沉、自生自滅了。

台灣的家長,該放手的時候不放手(比方努力幫小孩做作業、勞作),不該放手的時候拚命叫放手(急著把小孩丟入拖嬰中心或幼幼班等),真是好笑的放手哲學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o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