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位網友因為一些緣故,丟了一句話出來「人際是教不來的」,一則表達她的重度挫折感,二則是形勢比人強而不得不低頭的無力感。然而「人際是教不來的嗎?」,這個問題,我試著跳脫出網友的處境,直接去思考這個大問題後,實在無法認同「人際是教不來」這回事。很遺憾的是,我不是專業人員,我的意見有侷限性,我的思維無法週全,然而我的直覺並不允許我輕易妥協這個問題,於是,我又去找小玉米以前的音樂治療蕭瑞玲老師討論這件事。(老被我煩的雖小老師,哈哈哈)

首先,在這裡我想先提出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再將蕭老師提供與早療林彥秀老師的共同意見的內容整理出來,供有相同困擾的家長或其它有需要的人參考。

我家的實例參考

我會針對「人際是教不來的」提出思維上的反駁,原因很簡單,我視別一個孩子的「人際問題」,是以孩子的內在動機為主,來決定是否真的符合這一條件。比方我的老公有人際障礙,我認為他符合「人際是教不來的」,因為他內在對人的態度及需求,並沒有達到一般人的水平;我的老公除了討老婆時,社交能力因著內在動機而提升到100%外,也運氣好遇到我這麼好的老婆(那個誰誰誰去旁邊吐~),平時根本不在乎是否得罪人,又或者回家才在想得罪人了然後又算了倒頭就睡。像我老公這一類型的人際障礙,自我感覺良好又沒有心理創傷,我會偶爾戳他的缺點,提供一些社交意見,讓他自己決定要不要進行社交行為。(反正就是放羊吃草隨便他了)

但是"我"本身又是另一個極端。我自幼有人際障礙,而且極度渴望友情,卻永遠處於被朋友甩、遭排擠、被孤立的處境,反覆的惡性循環,一直到高中,才總算結交到"永遠的朋友"(我以前多羨慕別人有穩定的友情關係啊!),所以我很清楚「內在有動機卻無人協助」的痛苦。曾經我因為這問題而想去自殺,自我形象低落,自己去找輔導老師求救,跌跌撞撞到高中後還是遇到排擠與忽視,而我總是不明白自己做錯什麼事,要遭受"曾經的朋友"這樣的對待。我的社交能力是靠著跌跌撞撞一路自己摸索過來的,長大後已無社交障礙,曾經在職場遇排擠及霸凌也沒放在心上。內心存在的憤世忌俗是一回事,基本上功能及自信心總算在成年後都恢復正常了。

和早療專家相處過的經驗,讓我很清楚一件事: 家長總認為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孩子,這一點是肯定的;但家長總是看不到自己的盲點,遇事容易自行做解讀而輕易妥協。我也有一樣的毛病,我想只要是人,都會有盲點;但是能否忍受別人戳破盲點,以及接不接受不同於自己的觀點,又是另一回事。當然和早療怪咖 的老師進行討論時,腦袋要清楚,思慮要轉的快,因為治療師總是有辦法對家長丟出一些"家長想都沒想過的問題",提出另一個角度去戳破家長的盲點。家長接不接受,是一回事。至於我嘛,還蠻享受這一顛覆觀念的過程,反正平時在家被老公挑戰思維之虐待已久

小玉米範例

小玉米是本部落格的經典範例。他曾經是個"衝入幼稚園小朋友群裡,坐在其中,卻無法跟任何小朋友交談互動"的孩子。尤其現在我養老二,才二歲八個月的小好米,已經擁有和年長孩子對話及遊戲的能力,更突顯出小玉米當年的"怪"。從三歲到六歲期間,小玉米斷續有二年時間接受音樂治療,這段時期,他狀況百出,和小朋友打架、誤解他人語意、把別人的微笑當成嘲笑、別人開玩笑他卻氣呼呼的,甚至常只顧自己講話不管別人說什麼,所以過去的小玉米,社交上是有問題的。
 
在音樂治療上,小玉米除了努力加強「聽」方面的能力,同時培養他的音樂興趣外,老師也點出他語言上的問題,以及未來可能有的人際上的擔憂。進入小學後,我們不再做任何治療,從早療畢業了,但小一的小玉米還是狀況不斷,仍就是誤解他人語意、常與人起衝突,而且聽方面的反應稍慢,想表達複雜語意卻嘴裡吐出亂七八糟的句子。所以過去音樂治療在"聽"方面給予小玉米協助及治療外,我本身也要不斷給小玉米新的刺激,讓他的"聽"能力提昇到能應付快速變化的環境為止。

另外,"聽"理解影響語言,所以我常和小玉米聊天,在聊天中常直接戳破他的盲點:文法的錯誤、成語或詞句用錯、對字句的理解錯誤等;我會將很多生活中的事物,用各種方式去形容之,重複說明多次,直到他有更多的想法出現為止(這表示他有聽進去,而且有理解之)。我們一起看新聞時,我會不斷主動解釋他聽不懂的名詞,強化中文聽的理解力。總之這是個漫長的過程,方法的構思源頭,全是由我從小到大對語言的障礙到突破的心得。

我自幼到少女時期,都是又呆又沒什麼腦袋、很天然的女孩。隨著步入社會,新人事帶給我的衝擊,讓我整個人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這讓我了解一件事:我不用對眼前的小玉米"思考上發展相對較慢"的狀態感到憂慮,但我必需把"培養自我思考能力"當成重要目標。小玉米不是我,他擁有我小時候沒有的環境,未必會像我這麼慘,成年後才克服許多問題。我有點像是填鴨式的硬灌許多生活常識,又或者配合他天文歷史的興趣,順勢教會他更難的語句表達、聽懂更複雜的句子,因為我知道,未來的某一日,這些東西會全部變成他自己的一部分;未來整合這些資源後,他將會有更不同的思路。這是我對我自己的認識,也是我對他未來個人思想發展上的期望。

在小玉米的小一時期,我們合作一起克服小一的作文功課。 意外的,我們得到豐碩的成果,小玉米的語言大幅提升。另外,就是暑假和弟弟24小時的長時間相處,以及媽媽我瘋狂帶出去遊走教育、不斷溝通討論及聊天的方式,意外讓小玉米變的更開朗,與人的衝突越來越少,甚至能忍受年幼的孩子的攻擊而不反擊(這點是很具代表性的突破,以前小玉米不反擊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打他的弟弟和其它二三歲小朋友簡直在找死! )。

走過小一的風暴期,我們母子用血淚、衝突與受傷的心來克服所有難關。換來的是,小玉米越來越能體貼家人,也總算不會動不動為著別人的三言二語而去打架了。現在轉學換了新學校,小玉米上學第二天就交到好朋友,然後好朋友幾乎每天幫他拿便當袋到校門口(完全不明白為什麼要對小玉米這麼好? XD );最近每天和一群男同學放學後圍成一圈打遊戲卡,要不就是主動和人攀談然後一起玩,社交能力比老杯老母還要強!!(媽媽我在之前的學校當過志工,看過別人當轉學生,都沒他這麼"搖擺")

小玉米不算是同理心強的孩子,但他有豐富的情感,讓我對他有百分百的信心,相信未來的他會更好。只要渴望友情的動機存在,就會擁有不斷對外嚐試社交的企圖。

治療師提供的意見

人際能不能教?我將這水球丟給蕭老師,蕭老師給了我回覆:「現在很多治療或是坊間課程都有再提供人際課程,能不能解決: 或多或少吧!」然後又提到:「我和早療林彥秀老師合作這三季人際關係課程來說,我們會先考慮本體覺、前庭問題、訊息接收...等等問題。」這讓我聯想到小玉米以前的人際困難,在聽、說問題一一克服,語言理解能力提升後,社交能力才有大幅度的進展。但是每個人的問題不同,語言只是其中一項問題罷了。我所乎略的是,治療師提到的本體覺、前庭等更複雜更內在的生理問題,這應該也是許多家長可能會疏漏的部分。

蕭老師說:「"人際互動"能力出現前,需要有很多的先備能力,從看到聽到說,這些又跟本體、前庭、聽知覺等等感官和動作和注意力都有一定的關係。這些能力出現,很多能力會自然而然出來。當然大人的協助也很重要。」

另外,蕭老師表示,家長對治療師的信任與否,以及家長無法接受不愛聽的意見,進而影響到原來上的人際關係課程的效果。這時「所謂"教不會" 是怎樣的教不會呢?」蕭老師如是說。「人際能不能教?」問題,她補充說明,關乎"家長-孩子-活動帶領的人,也關乎孩子們的老師、治療師的觀察力和資訊分享。

以上,均是蕭老師和早療林彥秀老師的討論心得。我當家長代表,自己再加油添醋寫一堆自己的想法,表示我也有討論一些沒什麼用的意見。

總之,我將此主題及討論結果整理於此,希望能幫上有一樣困難的家長。若進一步還有更多問題,記得不要來問我,請直接按文章中的聯結,請直接詢問蕭老師吧!

(我真是不負責任啊我)



P.S. 可以問我問題啦!只是不保證幫的上忙,因為我能力有限嘛!人家又不是專業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o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