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優異生 「虎媽」要求高<----可點擊網址

這幾日看了相關報導、相關社群討論、一大堆人各自陳述的理性意見,大多只能片面呼籲,不要受此新聞事件,而影響對一般亞斯伯格/自閉兒的看法。

良善的提醒大眾理性看待自閉症,是此刻當務之急之事。不過這事件有幾個問題點,是值得探討(甚至有幾個點,一般人看不到) :

1.媒體過度放大自閉症,但是每個自閉症都不一樣,兇手是否帶有反社會人格?甚至是其它違常人格? 是很重要的線索。很多自閉/亞斯並不是單純的只是自閉/亞斯,他們複合了多種樣貌及障礙,甚至危險人格影響其後發展。

2.母親擁槍的異常興趣及對小孩教養、教育嚴格等線索。很多自閉症與人格違常,是否與遺傳有關?實際上,撫養人格異常的小孩,就算母親想用愛與健康方式養育,其困難度又比養育一般小孩或者其它無心智異常之特殊兒童困難重重,或許外界用一般世俗角度去解析,根本就行不通?

3.已有少數專業醫療人員指出「藥物引起暴力行為」,此槍擊案是否又與精神藥物有關聯?

4.父母離婚家庭功能失常。這算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案例?

合理去思考,就會發現,媒體過度放大了「自閉症」三個字,然後,為了給新聞加字數,又將自閉症是什麼的說明文字加進文章裡。最後,閱讀者開始恐慌,以為自閉症就等於暴力行為。我看了很昏頭,唉,搞不好十年前讓我來寫這樣的新聞,大概也是這麼白痴吧!

理性去思考上述我提到的幾個問題,還有人會去擔心,每個亞斯伯格/自閉症患者會像個瘋子亂開槍殺人嗎?

藥物引起暴力行為?

(以下是我上週六寫下的文字,其"巧合"到令我覺得毛骨聳然。)

昨天因為一些因素,零晨四五點時段,我正在讀網路上關於兒童精神科用藥的相關資料。查著查著,我就查到n年前我參考過的網站 http://psychiatrykill.blogspot.tw/

巧合的是,我當時剛好看到「美國八起校園槍擊事件都是精神科藥物的影響」
http://psychiatrykill.blogspot.tw/2007/07/blog-post.html#links

今天上午起床,還沒看國內新聞,就看到噗浪的美國捧友們在哀掉校園槍擊事件。晚上老公給我看他讀
到的新聞,提到兇手有亞斯伯格症....(現在我就只能祈禱不會再巧合下去了)


引用一下鄭醫師的一個相關例子: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64&l=f&fid=27

用功的我,在四下無人的寒冷零晨夜晚,感受到一股冷冽的寒意....

選擇性標籤

因為台灣離美國很遠,台灣有管制槍枝,所以台灣民眾對於美國槍枝管不管制,感受度不高;但是關於兇手的身份"亞斯伯格"、"自閉症"、"資優生"這三個名詞,台灣家長們高度關注。然而,不論媒體怎麼標籤兇手,媒體和民眾都有個共通的毛病,就是共同對「亞斯伯格/自閉症」與「槍擊、精神病」擅自做了聯結,莫名起了恐慌。

是的,有自閉/亞斯兒的家長們很恐慌,沒有自閉/亞斯兒的家長們也在恐慌。

可是,我很想問,明明有「資優生」這個標籤可選,為什麼民眾及媒體仍就把重心放在「自閉/亞斯」這邊呢?假設現在新聞不提「自閉/亞斯」,單純提到「資優生槍擊小學生」,嗯,台灣民眾會把資優生這三個大字,和有明顯族群、形象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樣的異常的自閉圈,做一樣的印象聨想嗎?事實當然是不會,因為台灣家長都嚮往"資優",對資優二字較有感覺(家長們對資優的意義是否有扭曲就不在討論之列),每個人較了解資優人士(我們就不要計較大眾理解的是什麼歪哥資優),這時很難將資優化為一個小圈圈族群裡,媒體引起的衝擊性話題減少,最後就只會淪為「此為資優個案之行為」,而難引起廣泛性、時間較為持久的討論。

相反的,「自閉/亞斯兒」的族群明確,明明新聞標題寫著「自閉優異生」,大家卻挑著自閉猛攻,啊,自閉會殺人啊!!

人類的選擇性注意力,此時功效發揮到最高點。因為大眾對自閉/亞斯的了解度不夠深入,反而引起更多的負面聨想。跳過省略不同類型的亞斯/自閉,忘記普通人也一樣有危險人格,民眾的反應很簡單,大家都想問「為什麼會這樣」?急著找答案的結果,自閉/亞斯族群成了此事件的受害者之一了。


可怕的亞斯伯格症?

有時我會覺得,可怕的不是那些莫名的病症,可怕的是無知的媒體。

事實是,亞斯伯格症又分好幾種類型,反社會人格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罷了。反過來說,普通人中也有很多危險人格的類型,這種人格不是亞斯獨有的特質。

這是少數有請精神科醫師針對兇手是否有反社會人格而做的深入報導:------> 康州槍擊案 反社會人格所致(醒報新聞)

與其一直反覆唸著不要污名化亞斯,媒體為什麼不提出像此新聞一樣,真正有學理、深入的探討? 讓民眾了解,真正問題,可能出在兇手的「危險人格」等其它因素上,而非反覆把焦點放在亞斯,然後媒體再自打嘴巴的唸著「不要污名化亞斯」。真是夠了,不要污名化亞斯,就該用更科學性的態度,加深加廣其報導。反覆提醒大眾不要污名化亞斯,反而更像在提醒大眾,"記得兇手是亞斯伯格喔!!",然後其它事都沒什麼好探討了。

醒報新聞提到:『國軍桃園總醫院精神科醫生魯思翁表示,「反社會人格」者從小就會有一些行為上的問題產生,也可能受到生理、心理、環境等影響所致。這些患者大多都必須用法律來改正,不是單靠醫療上的幫助就能改善的,依精神衛生法來看,並不包括反社會人格違常者,就是因為這個不是光靠醫療就能夠治療解決的,而是要透過法律途徑。「因為『反社會人格』往往會觸及違法的行為,所以精神醫療對反社會人格者的幫助有限。」

每回只要看到反社會人格的案例,我就會覺得,生到這種小孩的母親,能用「倒楣」二字形容嗎? 這樣的小孩,根本無法用正常教養方式去養育吧! 若進入到這個範籌,基本上社會大眾、媒體討論兇手的家庭教養、媽媽是不是虎媽,都可算是無用的話題了吧! 我的認知告訴我,這不是我們正常人的思維,所能理解的世界。若是能用一般人的標準去衡量之,為什麼精神科醫師會說,這種違常人格,精神科無法處理?

我唯一聽過也最值得肯定的話是「無法預知瘋子會在哪裡出現」!



※相關社會討論議題:
病兒母親:槍枝非康州慘案關鍵
「槍不會殺人 是人殺人」 學者:極端個人主義
孩子別怕!美國這樣教孩子看待槍擊案







arrow
arrow

    Ero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