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植村奈奈詢問:
「確實臺灣很多家長覺得教育是學校的責任,但又不肯相信學校,於是造成很多對立!如果家長共同參與學校教育,應該就會知道學校做了什麼,而家長自己還可以做什麼了吧!另外,可以問一下,日本是「零體罰」嗎?那對於不服老師管教的學生有什麼其他的措施嗎?@_@ 」

我嘮叨成性又忍不住寫長文回覆說明:
---------------------------------------------------------------------------
話雖如此,也要看台灣的學校願意讓家長參與到什麼程度?日本學校也一樣,家長的責任和學校的責任是界限分明的,家長也不可以隨便介入學校教學的獨立性。可是日本小學學期內幾乎每個月都有授業參觀,台灣卻一學期只有一次的懇親會。日本小學的學生表演或運動活動鼓勵家長參觀;台灣小學卻沒什麼這樣的活動,就算有活動也幾乎不會請家長到校參觀。即使台灣家長主動願意投入學校志工行列,也會被挑選,帶二三歲以下幼兒的就不太接受當志工(我曾經因此在台灣被拒絕了三年),理由是小孩安全問題(學校不要承擔責任),而日本帶著幼兒當志工的媽媽比比皆是。

簡言之,日本學校本身就有諸多活動邀請家長加入,讓家長有機會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概況,事雜但志工多所以多輕鬆就能解決;若家長想逃避這些事情會有無形的團體壓力,家長大部分只敢私下抱怨,不敢去跟學校抗議。

台灣學校則是家長本身投入度不高,就算少數家長想多加入也會被要求限制進入次數及時間,少數成為志工後的家長又得承擔整學期的工作量(只有少數人能分攤工作),所以大部志工半學期或一學期就退職不做了,只能無止盡的去消耗新進入校園的一年級新生家長(傻傻的不知情比較有幹勁)。另外就是台灣有不少女性以"幾乎不用進入校園"為自豪,即使是家庭主婦閒在家裡而寧願去上才藝班也不要去學校當志工,"無事一身輕"代表著"我的小孩在校都沒問題所以沒我的事"而得意揚揚的觀念,也是台灣家長將教育全推給學校的狀況之一。總之,沒有進入另一個環境,大部分自以為已經很負責任於教育的母親,是不會察覺自己觀念,正是造就今日台灣教育全面性推給學校的問題根源之一。(所以我來日本,某程度上也被修理很慘。)

日本好像不是零體罰,因為我那個調皮的兒子,回家被我問才很羞愧的說被老師打手過(手打手)。日本學校會定時派送體罰問卷給家長填寫,詢問是否有過度體罰的狀況。我家是從沒寫過,我覺得日本的優點是,小學男老師比較多,對男孩的教育比較有利。這裡跟台灣一樣會請家長帶學生去做特教評估及上資源班的課(這裡不叫資源班)。然後,如上述,男老師多,小男生不服管教的話......呵呵.....(一掌打下去,勝過女老師或媽媽打到手痛都沒感覺)。不過我幾乎沒看過有日本媽媽打小孩,卻看小孩打媽媽,這些小孩簡直反了,欠揍。



相關文章:【文化】在日本當媽媽好麻煩?

arrow
arrow

    Ero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